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实施两个条例为契机,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这两个‘关键小事’,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健康整洁生活环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建设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的要求,教育系统把组织引领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在各高校的大力推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及时部署教育系统老同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认真学习市委老干部局召开的一系列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按照《关于推动离退休干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及时组织动员各高校迅速行动,通过开展签订《承诺书》、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参与“桶前值守”、家庭准确分类正确投放等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声势、取得实效。教育系统关工委也下发《关于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号召广大“五老”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老同志对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
通过“北京教育老干部工作”和各单位面向老同志的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及分类方法,推送《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解读暨垃圾分类讲座(视频)、垃圾分类小视频等资料,供老同志开展线上学习。通过学习,帮助老同志提高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垃圾分类科学方法,养成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习惯。
三、积极参与,为居住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智出力

首都医科大学离退休老同志在北京市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后就积极响应,立刻加入到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中,“五一”过后随着天气温度的上升,老同志顶着难闻的气味开展工作,非常辛苦。

北京联合大学一方面利用书画做好宣传,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营造美好环境”的氛围;另一方面直接参与垃圾分类从老同志自家做起,带头减量、认真分类、正确投放,并矫正错误投放的行为,在社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社区自5月1日期起,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除了开展宣传工作,还招募志愿者指导垃圾分类。

北京外国语大学老同志表示,垃圾分类意义重大,利国利民,人人有责。他们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积极学习垃圾分类规则,有很多老同志在担任疫情防控值班工作的同时,还义务担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者,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指引大家按类别处理垃圾。两委机关老领导谢幼琅同志,从五月初就开始主动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从家庭做起,带头进行垃圾分类,在小区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3所大学对老同志参与社区宣传、分类指导、桶站前值守等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动员中小学生提交短视频、摄影、歌唱、作文、绘画等作品近千个。很多作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创新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截止到2020年9月初,市属高校共有1782人签订了承诺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举办宣讲活动94次,听众2417人次;老党员先锋队宣讲3次,听众135人;包桶数共计230个;桶前值守268人、值守时间共计3278小时。
下一步,教育系统将继续按照《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按照 “四进三出有两手,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力争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